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5089号
  • 邮编:230000
  • 传真:0551-65708002
  • 网址:https://iat.ustc.edu.cn/
  • 邮箱:zhb@iat.ustc.edu.cn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关注 >

【合肥日报】科创潮涌巢湖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4-28 09:17:24

文章作者:本站编辑

图片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指示,为新时代安徽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担当在行。即日起,本报开设“牢记嘱托谱新篇砥砺奋进新征程”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指引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合肥答卷。










图片

安徽创新馆夜景。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都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


“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合肥在创新驱动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


创新,如同一颗巨变的“种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合肥不断“生长”,塑造了一座“科里科气”的城市。


图片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夜景。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图片
图片


图片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只有按下创新的快进键,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蝶变,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革。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在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

2017年1月,合肥成功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自此,合肥创新的步伐越迈越大,动能越来越强,“独步天下”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图片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全媒体记者 苏玲 摄


量子计算,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关键技术,可通过特定算法产生超越传统计算机的算力。


从2020年量子“九章”横空出世,到2021年“九章二号”成功研制,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合肥已经跑在了世界前沿。前者,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后者,实现了算力上的巨大提升,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2021中国科技10项重大突破,4项在合肥,“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榜上有名,除此之外,光存储时间达1小时、“人造太阳”破百秒燃烧、证明凯勒几何核心猜想……合肥科创绽放耀眼星光。


不仅如此,近年来,合肥一批“从0到1”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竞相涌现。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等重大科技成果世界瞩目,托珠单抗诊疗方案、重组蛋白疫苗等助力全国抗疫。


图片

九章二号144模式干涉仪(部分)实验照片(摄影:马潇汉、杨建瑞、李丰、邓宇皓)


这边星光熠熠,那边风光独好。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内容,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每一步推进,都备受关注。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3月,位于三十岗乡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正式交付启用,主体设施关键部件正陆续进驻,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以平台为支撑,合肥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如今,合肥规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十余个,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大科学装置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巢湖明月”正式运行,算力跻身长三角前三;合肥“质子刀”初试锋芒,离临床应用又近一步……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图片

2021年12月30日下午,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医疗专家开展质子治疗系统首例临床试验。全媒体记者 苏玲 摄


如此密集迸发的“科技之光”背后,是合肥迎难而上,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的坚韧和热忱。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榜单上,合肥排名第73位,较2020年上升6位。


创新,已成为合肥最大标识、最大动能、最大潜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原始创新到技术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存在一条鸿沟。


合肥如何跨越?


今年,由中科大先研院研发团队研发的一套工业企业高精度碳排放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在皖能马鞍山发电厂成功应用,成为安徽火电行业首套碳排放监测系统。


图片

中科大先研院研发团队研发的一套工业企业高精度碳排放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在皖能马鞍山发电厂成功应用。(资料图)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应用,存在诸多难题。就在研发人员为研发成果转化而苦恼时,中科大先研院及时提供培育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对接政府和市场资源,进行公司股权设计、组织架构搭建等,推动研发成果顺利转化。


像中科大先研院这样的协同创新平台,合肥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累计共建了30个,各类产学研平台搭建起一座座“金色桥梁”,将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了高效运转的科创产业“加速器”。


图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资料图)


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才是最好的创新。破解转化“堵点”,合肥还有很多新招、实招。

——健全成果转化政策制度。实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出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加强与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的联系服务,建立科技成果月报机制。

——建设科技服务平台载体。建设中试基地1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207家;打造首批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场景155个。建成运行安徽科技大市场,成功承办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

——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种子基金建设,持续壮大市天使基金规模,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

……

在合肥,科创优势正加速汇聚成发展胜势。


图片

华米科技工作人员展示“跃我”系列智能手表。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数据显示:2021年合肥平均每天诞生3.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2年1月24日,合肥市A股上市公司69家,居省会城市第7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3家,居省会城市第2位、全国城市第6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合肥居全国城市第14、省会城市第6位。


如今的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地标产业加速壮大,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各类市场主体“万类霜天竞自由”。


图片
图片


图片

科技创新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一个良好生态。


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在肥服务院士138人……


如何提升创新生态,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合肥强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努力让每一个创新者都能找到承载梦想的土壤,让每一家创新企业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图片

蔚来汽车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苏玲 摄


“合肥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对科研经费使用充分放权,让我们科研人员自主管理经费,不仅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调动了科研人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斗国说。


在合肥,这样的创新激励,正给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去年以来,合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


——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立法保障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组建市科创集团,建构全市“一盘棋”推进创新发展的“大科技”工作格局。


——制定发布相关文件,将“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具体细化成“十条负面清单”,为科研人员营造安心的科研环境。


——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针对量子、高端芯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引领和颠覆性技术、重点领域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已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计划每年设计10个左右,单个项目资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



图片
安徽深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新冠抗原自检试剂。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在去年2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合肥给予杨金龙、叶向东、陆夕云、吴宜灿、俞书宏等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用心专注、贴心服务、悉心呵护,良好的人才环境,让更多人才在茫茫人海中多看合肥一眼,对合肥既能“一见钟情”又能“日久生情”,让“养人之城”更养人、“创新愉快”更愉快!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前的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必须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如何抓住机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合肥一直在实践中探索。


为深入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合肥成立“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累计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2家。


开放创新,合作才能共赢。


图片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大厅全景。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合肥扎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出台实施合肥市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工作方案,加快G60科创走廊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金额近千万元。


同时,积极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搭建合肥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近2000台(套)仪器设备信息,总价值16亿元,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子平台,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图片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外景。(资料图


创新,是一场不凡的征途。如今的合肥,已然身处更高维度的发展机遇之中、更广阔的舞台之上。


踏上新征程,合肥将时刻牢记嘱托,满怀创新激情,永葆奋斗韧劲,用汗水、毅力、拼搏,勇攀科技高峰,奋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

来源:合肥日报微信号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葛清政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

出品 | “合动力”融媒体工作室、“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