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中国新闻网】中科大先研院入选安徽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12-25 13:56:19
文章作者:本站编辑
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8日电 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关于认定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通知》,11家新型研发机构符合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标准,现予以认定公布。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被认定为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高”在哪?
据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发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显示,至2025年,安徽力争实现每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每年平均攻克行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制重大创新产品20项,集聚科研人员100名以上。由此可见,所谓高主要体现在科研领域,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面对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克。
以中科大先研院为例,该院聚焦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四大领域,建设高技术创新平台,培育面向产业优质科技成果,助力中国科大“新工科”建设。累计建成应用工程技术中心25家,重点项目实验室13家,创新中心2家,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76家。获批安徽省重组蛋白质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认定3个。
在技术服务方面,中科大先研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累计承接横向项目1320项,合同签订额7.31亿元。承担纵向项目52项,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13项。培育了“环保阻燃多功能油漆”“高精度深水油气地震数据采集装备”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技术成果。累计知识产权授权量357项,2018-2022连续5年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
事实上,高水平还体现在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科研平台上,中科大先研院做好“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4个战略平台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平台运行提供专业服务,保障平台良好运转。
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新”在哪?
作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其与传统研发机构在管理和运行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其中就包括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鲜明特征,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原则上按公司化管理模式,实行院(所)长负责制和章程管理。对照市场化薪酬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相匹配、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
中科大先研院是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中的先行者。据了解,该院建立“中国科大-先研院-产业合作基地-分中心”的技术转移体系,打造专业技术经理人团队,深入挖掘分析产业技术需求,协助科技成果与企业、投资机构对接,为成果转化提供投融资、法律财务等全周期服务;先后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2项,涉及66项院属知识产权以作价入股的方式实现转移转化,合同金额9100万元。
此外,中科大先研院作为赋权改革试点,组建了项目经理人团队,为项目提供BP撰写、股权架构设计、投融资对接、落地政策洽谈等全流程服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12月,由先研院运营的“中科大先进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晋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华米科技、东超科技、利夫生物、科生景肽等科技创新企业321家,其中科大系22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6家,雏鹰、瞪羚等高成长企业71家。
为促进成果转化,根据法定机构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先研院出资5000万元全资成立中科大先研院(合肥)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先研院的资产经营、成果转化、创业投资、企业培育等企业化运营管理工作,目前,先研院及资产运营公司共持股企业26家。
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也是人才培养基地
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同样也是人才培养基地。中科大先研院打造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2020年首次成为校内研究生独立招生单位,聚焦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三大专业类别,连续4年累计已招收工程硕士1122人,工程博士51人。
此外,中科大先研院打造特色实践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在实战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先后与长鑫存储、龙芯中科、新华三、平安科技等知名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累计共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58家。摒弃过去仅将企业和培养机构作为实习基地的做法,从招生、课程建设、实践学习、导师指导、培养质量评价等多个环节,推动行业企业和前沿研发机构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也是人才的集聚地。中科大先研院坚持与学校错位发展,集聚工程类科研人才队伍,累计多元化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857人,其中博士后、研究员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50名。人才总量持续扩大、素质逐步提高、效能不断提升、结构趋向合理。近3年,先研院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98人,其中,博士后27名、研究员14名、副研究员18名、高级工程师3名、正高级工程师1名、其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次35名。
责任编辑:刘浩
原文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296876.shtml